李广接旨之时,冷峻的脸上老泪纵横。感叹自己年近五旬终于再度还朝。李广长子李当户,次子李椒皆受封中郎,小儿李敢因年幼并未受封,堂弟李蔡受封轻骑将军。李氏家族从此飞黄腾达。
因文景之治,大汉王朝国力旺盛,武帝遂想用兵匈奴。一次偶然机会,马邑城太守发现大批商人违反禁令,运铁器到匈奴交易,大行令王恢谏言武帝下旨联络富商聂壹,让其诈降叛国,以出卖马邑城引诱军臣单于率军入侵,然后汉军设伏包围,一举歼灭匈奴。武帝命韩安国为护军将军,李广等重将率军三十万埋伏。军臣单于得此消息果然中计,率铁骑十万进攻马邑城。
可军臣单于进军至马邑城百余里处,见牲畜遍野而无一人放牧,便觉有诈。率军转攻汉军侦查哨所,从这哨所尉史口中得知汉军意图。军臣单于引兵撤退,汉军得知引兵追击,奈何匈奴铁骑以出塞外,众人只得罢兵。此后,军臣单于断绝和亲,匈奴铁骑再次入侵边疆,两国再无和平!
马邑之围诸将无功而返,李广心中不服主动请缨镇守雁门关,又从军北征,朝廷定计分兵四路合围匈奴。一日,军臣单于率军攻打雁门,僵持数日不下竟又率军撤退。李广见匈奴损失惨重又是军臣单于亲自率军,心想若是能生擒军臣单于,一生夙愿亦能因此圆满。随后李广点兵五千追击匈奴残兵,追出塞外百里突然四周呐喊之声震耳欲聋。军臣单于立于远处下令生擒李广,原来此次诈败是诱李广出城之计。李广方知中计,想率军回撤却被围的水泄不通,只得强行冲阵。厮杀片刻,那五千骑兵早已悉数殆尽,匈奴枪兵贯穿李广坐骑,一声嘶吼,李广摔下马去,被匈奴人所俘。数名匈奴骑兵把他放在两匹马中间的大网之上,朝着大帐奔去。
就这样走了十里多路,李广一声大喊,一匈奴骑兵前来查看,见李广倒地不起,遂想伸手去探李广鼻息。这人刚一低头,李广突然怒目圆睁,抽出这人所配腰刀,将此人一击毙命,驱马向南逃去,数名匈奴骑马急忙追赶。
李广所过之处,又惊动无数匈奴哨兵,一时间追赶骑兵达到百人,李广一路拉弓射箭,边打边退,终于在雁门境内遇到一队巡逻将士得以生还。此事上报朝廷,满朝震怒,认为李广贪功冒进,不顾大局让朝廷损失重大,更被活捉有失大汉威严,应当斩首示众。李蔡向武帝求情道:“臣兄此次进军有失考察致使大汉损失惨重,本无可再议。但望陛下念及臣兄历经三朝戍守边疆,忠心耿耿,放其一条生路。再则臣兄威震匈奴,此时又是两军交战之际,若是此时斩将怕有失我军士气。臣亦愿用全部身家换取臣兄之命,望陛下开恩。”话罢,李蔡痛哭流涕。武帝心想:李蔡之言有些道理,李广在军中素有威望若是此时被斩,怕军中有怨言。那匈奴人也敬畏李广,若是传到匈奴,那匈奴人不当朕是个昏君?专斩名臣,朕岂不成了笑柄?遂下旨先将李广押在狱中听候发落。
李蔡四处打点,多次修书陇西族亲借金银,最后还是恐吓之下才让族亲掏出金银。三月之后,用众多金银财宝献于朝廷,又求李广旧交为其求情,李广才被赎为庶人。
李广出狱后再传噩耗长子李当户病逝,次子李椒任代郡太守之时战死沙场,李广无奈隐居蓝田,一日带仆从赴宴,夜里归来路过霸陵亭,霸陵尉喝得烂醉如泥,见此呵斥李广道:“深夜来此为何?尔等不知宵禁吗?”李广仆从答道:“这是前任将军李广!还望大人放行。”霸陵尉大笑道:“别说前任将军,就是现任将军也不行!”又出言侮辱李广罪犯之身,徒拥虚名,让李广今夜就住宿霸陵亭下。李广本想就此远走,那霸陵尉却不依不饶,胡搅蛮缠继续取笑李广。
李广羞愤难当,自己何时受过这般侮辱?却也无可奈何直至那霸陵尉远去。